星期二, 一月 30, 2007

城之眼——中国名湖系列

  一个城市的湖是一个城市的眼睛;通过一个城市的眼睛可以看到一个城市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可以看到一个城市的天、一个城市的地、一个城市的文化和经济。

杭州西湖

  西湖位于杭州市區西面,南北長3.3公裏,東西寬2.8公裏,環湖一周約15公裏。蘇堤與白堤把全湖隔爲外湖、裏湖、嶽湖、西裏湖和小南湖5個部分。

  “水光滟潋晴方好,山色空蒙胧雨亦奇。若把西湖比西子,淡汝濃抹總相宜。”西湖有如西子,淡抹濃妝, 神采不同;陰晴雨雪,風韻萬千。西湖的美,在于晴中見潋滟,雨中顯空蒙。無論雨雪晴陰,在落霞、煙霧下都能成景;在春花、秋月、夏荷、冬雪中各具美態。陽春三月,莺飛草長;桃紅柳綠,青山含翠;夏日裏接天蓮碧的荷花;秋夜中浸透月光的三潭;冬雪後疏影橫斜的紅梅;更有那煙柳籠紗中的莺啼,細雨迷蒙中的樓台 --西湖四時景不同。

  西湖風景區內主要景點多達40余個,並有重點文物古迹30多處。三潭印月之巧,柳浪聞莺之豔,花港觀魚之趣,西泠印社之雅,更兼虎跑水清、龍井茶碧,均令遊人留連忘返。千百年來,不知有多少中外人士被西湖那秀麗溫馨的湖光山色所陶醉,萌生無限缱绻眷戀的情懷。十景爲:蘇堤春曉、平湖秋月、柳浪聞莺、花港觀魚、雙峰插雲、三潭印月、南屏晚鍾、雷峰夕照、曲院風荷、斷橋殘雪。1982年西湖被確定爲國家風景名勝區。




南京莫愁湖

  莫愁湖公園是一座有著1500年悠久曆史和豐富人文資源的江南古典名園,爲六朝勝迹。公園現有面積爲58.36公頃,其中水面爲32.36公頃。園內樓、軒、亭、榭錯列有致,堤岸垂柳,海棠相間,湖水蕩漾,碧波照人。勝棋樓、郁金堂、水榭、抱月樓、曲徑回廊等掩映在山石松竹、花木綠蔭之中,一派“欲將西子莫愁比,難向煙波判是非。但覺西湖輸一著,江帆雲外拍雲飛”的宜人景色。自古有“江南第一名湖”、“金陵第一名勝”、“金陵四十八景之首”等美譽。

  莫愁湖古稱橫塘,因其依石頭城,故又稱石城湖。相傳南齊時,有洛陽少女莫愁,因家貧遠嫁江東富戶盧家,移居南京石城湖畔。莫愁端莊賢慧,樂于助人,後人爲紀念她,便將石城湖改名爲莫愁湖。1979年,在她的故居郁金堂側賞荷廳的蓮花池內,塑起了一尊二米高的漢白玉塑像,又爲莫愁湖增色不少,現已成爲南京標志性景點之一。



南京玄武湖

  玄武湖,位于南京東北,三面環山,一面緊靠古老的南京城桓,湖周長約15公裏。湖水來自鍾山北麓,彙入青溪故道,流至秦淮河。

  玄武湖最早叫桑泊。東漢末年秣陵尉蔣子文死難于中山之陰,葬于湖畔。又因孫權常在此湖訓練水師稱爲“練湖”。據記載,宋文帝元嘉二十五年(448)五月,因見湖中有黑龍,便改名爲玄武湖。玄武湖今天的面貌大體上形成于明朝。明太祖營造南京城時,借用玄武湖爲天然護城河,致使此湖不再直通長江,僅靠一個大樹根水閘與金川河相通。面積大大縮小,約爲六朝時的三分之一左右,整個明朝期間,玄武湖一直屬于禁區,出因公事經批准外,一般官員都不准隨便進入。民國初年,國民黨政府曾把玄武湖改名爲“五洲公園”,解放後,又改爲玄武湖公園。


揚州瘦西湖

  李白詩雲:“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瘦西湖處于國家風景名勝區蜀崗-----瘦西湖風景名勝區內。瘦西湖爲我國著名的湖上園林,早在清乾隆中葉,瘦西湖就以二十四景聞名。窈窕曲折的湖道,串以長堤春柳、四橋煙雨、徐園、小金山、吹台、五亭橋、白塔、二十四橋、玲珑花界、熙春台、望春樓、吟月茶樓、湖濱長廓、石壁流淙、靜香書屋等兩岸景點,俨然一幅天然秀美的國畫長卷。

  其中位于瘦西湖西段二十四橋景區,就留下了唐朝詩人杜牧的《寄揚州韓綽判官》七絕詩:“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箫。” 這也使揚州二十四橋成爲古往今來令人神往之地。



濟南大明湖

  大明湖是濟南三大名勝之一。大明湖是一天然湖泊,最早見諸文字在1400多年前北魏郦道元所著《水經注》中,隋唐時名“曆水陂”、“蓮子湖”,宋時又稱“西湖”,金代又稱“大明湖”。其水來源于珍珠、濯纓、芙蓉諸泉,有“衆泉彙流”之說。“恒雨不漲,久旱不涸”是其一大優點,並具“蛇不見,蛙不鳴”的自然生態之謎。

  唐詩人杜甫曾兩次來濟南遊曆與書法家李邕宴飲于曆下亭。留下了“海右此亭古,濟南名士多”的詩句。清代書法家鐵保亦留下了“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名句,繪聲繪色地道出了大明湖的佳絕之處。



武昌東湖

  東湖,有人稱它爲大城中的“海洋”。它的湖面遼闊,水面面積即達三十三平方公裏,比杭州西湖大五倍多,素有九十九灣之說。爲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根據《漁父辭》中“屈原流放,遊于江澤,行吟澤畔”的敘述,東湖于1954年建成“行吟閣”,古風樸樸,令人肅敬思古。

  屈原生于秭歸、卒于汩羅,遊于武昌東湖一帶,與東湖有著深厚的感情。東湖的秀山麗水浸潤著屈子文化的生成,而屈原又爲東湖增添了永世不滅的光輝。


昆明翠湖

  翠湖位于昆明市五華山西麓,占地面積352畝。因其八面水翠,四季竹翠,春夏柳翠,故稱“翠湖”。因東北面有九股泉,彙流成池,又名“九龍池”。元朝以前,滇池水位高,這裏還屬于城外的小湖灣,多稻田、菜園、蓮池、故稱“菜海子”。清初藩王吳三桂"填菜海子之半,作新府",改名"洪化府"。

  兩道長長柳堤呈“+”字交彙于園心,把全湖分而爲四。南北橫堤叫“阮堤”,是道光年間雲南總督阮元仿西湖“蘇堤”美韻修築,東西縱堤叫“唐堤”,于民國年間修建。湖中有海心亭,西側有觀魚堂,東南有水月軒。堤畔遍植垂柳,柳枝拂面,湖內多種荷花,藕花飄香,舊有“十畝荷花魚世界,半城楊柳撫樓台”之聯,被譽爲“城中碧玉”。觀魚樓前有黃奎光書題聯雲“有亭翼然,占綠水十分之一; 何時閑了,與明月對飲而三。”



惠州西湖

  惠州西湖,曆史上曾與杭州西湖,穎州西湖齊名。宋朝詩人楊萬裏曾有詩曰:“三處西湖一色秋,錢塘穎水與羅浮”,說的就是這三大西湖。有趣的是,這三地都曾是北宋大文學家蘇東坡被貶之地,早在宋代,惠州西湖就有“五湖六橋十六景”。有些景點如“蘇堤玩月”、“孤山蘇迹”、“花港觀魚”與杭州的西湖景點命名相似。“東坡到處有西湖”,蘇東坡給西湖留下勝迹,而勝迹更因東坡而倍添風采。

  與杭州西湖相比,清朝雍正初年惠州知府吳骞有《詩西湖》詩雲:“西湖西子比相當,濃抹杭州惠淡妝,惠是苎蘿裏質,杭教歌舞帽君王”。故有杭州西湖爲“吳宮之西子”,惠州西湖享有“苎蘿村之西子”美譽。清杭州名士戴熙曰:“西湖各有妙,此(惠湖)以曲折勝”。這些,不約而同地道出了惠州西湖的特點。



潁州西湖

  穎州西湖,又稱汝陰西湖。是古代颍河、清河、小汝河、白龍溝四水彙流處。因阜陽地北魏以後稱颍州而得名,爲唐、宋、明、清曆代名勝。明代《正德颍州志》載:西湖“長十裏,廣三裏,水深莫測,廣袤相齊”。《大清一統志》雲:“颍州西湖聞名天下,亭台之勝,觞詠之繁,可與杭州西湖媲美。” 颍州西湖景色之美,四時俱佳,招徕不少文人志士出守颍州,更是文人墨客吟詩作畫之旅遊勝地。

  歐陽修由揚州移知穎州,尤喜此湖,有詩贊曰:“菡萏香清畫舸浮,使君不複憶揚州。都將二十四橋月,換得西湖十頃秋。”後歐陽修終老于此。蘇轼曾在詩中將颍州西湖與杭州西湖相媲美,“大千起滅一塵裏,未覺杭颍誰雌雄”。可見,颍州西湖在古代確爲天下西湖之冠。但後來由于黃河泛濫,西湖被泥沙填平,昔日美景,已不複存在。



福州西湖

  福州西湖位于福州市西北部湖濱路,處臥龍山下。福州西湖爲晉太康三年(282年)郡守嚴高所鑿,方圓十數裏,唐末辟爲遊覽勝地。五代時,閩王王審知次子王延鈞繼位,在此建造亭、台、樓、榭,湖中設樓船,西湖成爲禦花園。清道光八年(1828年)林則徐爲湖岸砌石,重新修建。文人雅士相繼而至。因在福州之西,故名西湖。1914年辟爲西湖公園。

  園內長堤臥波,垂柳夾道,按自然形成幾個湖嶼,其間由飛虹橋、步雲橋、玉帶橋等相連。飛虹橋東有開化寺;步雲橋邊有荷亭和宋代李綱祠堂,祠旁有桂齋,是林則徐浚湖辦事處,以及動物園、博物館、展覽館等。園內還有林則徐讀書處和禁煙亭等。經過曆史變遷,福州西湖形成了“仙橋柳色”、“湖心春雨”、“湖天競渡”等與杭州西湖相對應的“西湖十景”。


泉州東湖

  泉州東湖公園建在古泉州十大勝景之一的“星湖荷香”遺址。唐代湖面曾達4000多畝,有二公亭、東湖亭,宋時添波恩亭,湖中壘土七墩,如星鬥、遍植荷花,遂成星湖荷香勝概,明時又加攬古亭。由于唐被貶宰相姜公輔、以及與韓愈同登龍虎榜的開閩進士歐陽詹等名士,曾在此活動而聞名于世。

  公園以閩南建築文化爲主體,吸取國內外園林組景藝術。以中心湖水體爲核心,環湖布置園中人文景觀主景“星湖荷香”、“祈風閣”,形成向湖心雙軸線,並與”七星拱月”、“仁風書院”、二公亭、東湖亭、波恩亭、攬古亭等構成靜區;兒童樂園、動物園、遊船碼頭、雙舟朝陽等構成鬧區。同時,根據各個景點的人文景觀配置“東湖鯉泉”、“剌桐瑞林”、“荷裏飄香”等10多個植物景觀。每個景既有統一風格,又有各自曆史特色和藝術特征,充分發揮泉州古建築之精髓和譽滿海內外之石雕、石刻,使公園成爲具有曆史文化內涵和時代氣息、風格獨特的綜合性文化休憩公園。



寧波月湖

  月湖,位于甯波老城區的西南隅,古稱“西湖”。開鑿于唐貞觀年間,宋元祐年間建成月湖十洲。南宋紹興年間,廣築亭台樓閣,遍植四時花樹,形成月湖上十洲勝景。這十洲分別是:湖東的竹嶼、月島和菊花洲,湖中的花嶼、竹洲、柳汀和芳草洲,湖西的煙嶼、雪汀和芙蓉洲。此外還有三堤七橋交相輝映。

  宋元以來,月湖是浙東學術中心,是文人墨客憩息荟萃之地。唐代大詩人賀知章、北宋名臣王安石、南宋宰相史浩、宋代著名學者楊簡、明末清初大史學家萬斯同,這些風流人物,或隱居,或講學,或爲官,或著書,都在月湖留下不可磨滅的印痕。全祖望曾寫下優美篇章《湖語》,記載月湖的千年文明,令人歎爲觀止。



嘉興南湖

  南湖,因位于嘉興城南而得名。過去南湖多鴛鴦,中唐詩人劉長卿有一首詠南湖的詩題爲《鴛鴦湖送別》,所以南湖也被雅稱爲鴛鴦湖,簡稱鴛湖。自唐代以來,南湖以其煙雨迷蒙的秀麗景色成爲江南著名的遊覽勝地,曆代文人雅士在這裏留下了無數的詩篇和畫卷。宋代詩人蘇東坡三過嘉興,留下了“聞道南湖曲,芙蓉似錦張,如何一夜雨,空見水茫茫”的詩句;清代學者朱彜尊對南湖情有獨終,一連寫下百首鴛鴦湖棹歌,把嘉興和南湖的風景描繪得淋漓盡致。

  正是南湖秀外慧中的獨特氣質吸引了中華的熱血兒女,使她在千百年之後成爲中國革命的搖籃。一九二一年,中共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南湖的一艘畫舫中完成了最後的議程,中華大地從此開始了開天辟地的大事變,從而又使南湖聞名遐迩。“就像沒有西湖就沒有杭州一樣,沒有南湖也就沒有嘉興。” 這句話恰如其分地表達了南湖對于嘉興的重要性。



肇慶星湖

  肇慶,秦漢稱“高要”,隋唐置“端州”,宋代以後爲肇慶府。星湖,又稱七星岩,位于肇慶城北4km。景區內湖光潋滟,石山錯落,有“五湖、六崗、七岩、八洞”之稱,兼有杭州、桂林風景之特色,被譽爲:“西湖水、桂林山、帛緞天降挂飛簾”。

  肇慶星湖風景區包括七星岩、鼎湖山兩大景區。七星岩景區由散落在廣闊湖區的七岩、八洞、五湖、六崗組成,以山奇水秀、湖山相映、洞穴幽奇見勝。景區內七座挺拔秀麗的石灰岩山峰布列如北鬥七星,故名七星岩。鼎湖山景區以亞熱帶天然森林、溪流飛瀑、深山古寺見長。它在1980年正式加入世界自然保護區往,同時又成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與生物圈”生態系統定位研究站,爲世界重要的自然保護區。

星期日, 一月 14, 2007

中國34 省會標誌性建築

北京天安門

天安門始建于明永樂十五年(1417年),原名“承天門”,取“承天啓運”、“受命于天”之意。當年規模也很小,明末毀于戰火。清順治年間,即公元1651年重建後,才有了今天的規模,且改名爲“天安門”,取“受命于天,安邦治國”之意。

天安門目睹了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衰落的悲涼,也目睹了一個動蕩不安的中國所經曆的苦難、屈辱和奮爭。在天安門城樓上,1949年10月1日下午3點,偉大領袖毛主席向全世界莊嚴宣告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這座曆經了500多年滄桑的建築伴隨這飄揚在新擴建的雄偉壯觀的廣場上鮮豔的五星紅旗,成爲了新中國的象征。


天津天塔

天津廣播電視塔,坐落于市區西南部河西區八裏台聶公橋以南、西靠風景秀麗的水上公園,北鄰壯觀的八裏台立交橋,周圍是旅遊區,取其首尾二字,所以簡稱“天塔”。塔身高415.2米,此高度在世界鋼筋混凝土電視塔中列加拿大多倫多塔、俄羅斯莫斯科塔、中國上海“東方之珠”塔之後,爲世界第四、亞洲第二高塔。它于1991年建成。


石家莊藝術中心

貌似悉尼歌劇院的石家莊藝術中心由德國·GMT公司設計,景觀由澳大利亞一公司設計,施工由香港一公司設計。主要由5部分構成:夢幻湖(120畝水面+大劇院)、益智水上樂園、自然循環公園、藝術公園(名家書法大道、智慧名言大道)。


太原郵政大廈



呼和浩特金剛座舍利寶塔

蒙語稱“塔奔·斯普日嘎”。俗稱“五塔寺”。位于呼和浩特市玉泉區五塔寺後街。始建于清雍正五年(1727年)。寶塔原是喇嘛教召廟“慈燈寺”內的一座建築,寺廟今已無存。塔體總高16.5米,爲金剛寶座式,由塔基、金剛座、塔頂三部分組成。金剛座頂部置五座玲珑小塔,直入雲霄,造型特殊,端莊秀麗。整個塔體有浮雕佛像1560余尊,故又稱“千佛塔”。此外,還雕有菩薩、天王、羅漢、天女,神鳥、神獸、菩提樹,金剛杵以及蒙、藏、梵經文等圖案。塔後山牆存有石刻圖三幅,其中蒙文石刻天文圖尤爲珍貴。金剛座舍利寶塔不僅是一座建築物,而且還是一座巨大的雕刻藝術品。


沈陽故宮

沈陽故宮是清太祖努爾哈赤與清太宗皇太極修建的宮殿。清世祖福臨在此即位稱帝。沈陽故宮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中國現存完整的兩座宮殿建築群之一。這 以獨特的曆史、地理條件和濃郁的滿族特色而迥異于北京故宮。沈陽故宮那金龍蟠柱的大政殿、崇政殿,排如雁行的十王亭、萬字炕口袋房的清甯宮,古樸典雅的文 朔閣,以及鳳凰樓等高台建築,在中國宮殿建築史上絕無僅有;那極富滿族情調的“宮高殿低”的建築風格,更是“別無分號”。這座占地6萬平方米的古建築群始 建于1625年(後金天命十年),建成于1636年(清崇德元年)。全部建築90余所,300余間。


長春南湖四亭

位于長春市內,總面積222萬多平方米,是市內最大的公園,爲全國第二大園,僅次于頤和園。且花園特色鮮明。南湖公園水面面積達92萬平方米,湖水清澈、岸柳低垂、曲橋亭榭,勝似江南。


哈爾濱聖索菲亞大教堂

聖索菲亞教堂曾是遠東地區最大的 東正教教堂,始建于清光緒33年(1907年)的教堂,分別于1921、1923年數度重建,並于1932年完成重建工作,現在教堂內部則改爲哈爾濱建築 藝術博物館,介紹哈爾濱從二○年代中期到現在的建築發展,挂滿教堂牆壁上的舊照片和報導,巨細靡遺地見證了哈爾濱這個城市的發展概況。


上海東方明珠電視塔和金茂大廈

上海東方明珠廣播電視塔,位于浦東陸家嘴,與南浦、楊浦兩座大橋構成了“雙龍戲珠”的美景。這座亞洲第一、世界第三的廣播電視塔,高468米,猶如一串從天而降的明珠,散落在上海浦東這塊尚待雕琢的玉盤之上,在陽光的照射下,閃爍著耀人的光芒,成爲上海新的標志性建築。

金茂大廈位于上海浦東新區陸家嘴金融貿易區黃金地段,與著名的外灘風景區隔江相望。金茂大廈已榮獲新中國50年上海經典建築金獎第一名,第20屆國際建築 師大會藝術創作成就獎等多項國內外大獎。金茂大廈由美國S.O.M公司設計,占地面積2.4萬平方米,高420.5米,主樓有88層,裙房有6層,地下室 3層,總建築面積29萬平方米。大廈集辦公、酒店、餐飲、觀 光、會展、娛樂、購物等多功能于一體,其設計獨特,裝潢豪華,設備先進,處處以人爲 本,是高智能的現代化摩天大樓。
觀光廳位于金茂大廈第88層,高度爲340.1米,面積爲1520平方米,是目前國內最高最大的觀光廳(已獲上海大世界基尼斯總部頒發的證書)。


南京玄武門



杭州雷鋒塔

雷鋒塔建于公元975年,又傳說是吳越王錢弘俶爲慶祝寵妃黃氏得子而建,也曾被稱作“黃妃塔”。因其矗立在杭州南岸夕照山之最高峰——雷鋒頂上,後來名爲 “雷峰塔”。雷峰塔原是一座八角形、五層的磚木結構的樓閣式塔。塔檐、平座、遊廊、欄杆等爲木構。塔內八面有《華嚴經》的石刻,塔下供有金剛羅漢十六尊, 後來被移到淨慈寺。


合肥假日酒店及大東門壽春路橋



福州白塔
在Google Earth 上不清晰,位置大概在這裡

原名報恩定光多寶塔,是閩王王審知爲其父母薦福,于唐天祐元年(904年)建造的。傳說在辟基時,發現一顆光芒四射的寶珠,所以取名定光塔。初建時塔內砌 磚軸,外環木構樓閣,是一座高66.7米的七層磚心木塔。每層的鬥栱、雲楣、棟梁、欄杆都經過精雕細刻,塔壁和門扉還繪有佛像。明嘉靖十三年(1534 年),塔被雷火焚毀。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重建時,改爲七層八角磚塔,高41米。因爲外面塗上白灰層,故稱白塔。由塔內旋梯攀援登頂,可鳥瞰榕城景 色。從定光塔寺大殿東邊石徑,可以登上于山第一峰補山。山腰有一方形的萬象亭,亭畔岩石盤立,重叠成趣。椅欄西望,烏山聳翠,古塔峭拔。南宋詞人辛棄疾在 任福州知州兼福建安撫使時,重陽登九仙山,有《西江月》一詞:"貪數明朝重九,不知過了中秋,人生能得幾多愁,只有黃花依舊。


南昌滕王閣

素有“西江第一樓”之稱的滕王閣,雄踞南昌沿江北大道、依城臨江,瑰偉絕特,因“初唐四傑”之首的王勃一篇雄文--《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簡稱《滕 王閣序》而得以名貫古今,譽滿天下。王勃的《滕王閣序》,脍炙人口,傳誦千秋。文以閣名,閣以文傳,曆千載滄桑而盛譽不衰。
滕王閣,始建于唐永徽四年(653年),爲唐高祖李淵之子李元嬰任洪州都督時所創建。李元嬰出生于帝王之家,受到宮廷生活熏陶,“工書畫,妙音律,喜蝴 蝶,選芳渚遊,乘青雀舸,極亭榭歌舞之盛。”(明陳文燭《重修滕王閣記》)據史書記載,永徽三年(652年),李元嬰遷蘇州刺史,調任洪州都督時,從蘇州 帶來一班歌舞樂伎,終日在都督府裏盛宴歌舞。後來又臨江建此樓閣爲別居,實乃歌舞之地。因李元嬰在貞觀年間曾被封爲滕王,故閣以“滕王”一名冠之。


濟南泉城廣場

泉城廣場是濟南的中心廣場,坐落于市中心的繁華地帶。它南望千佛山、北依大明湖、東眺解放閣、西臨趵突泉,東西長780米,南北寬230米,占地面積約270畝,其中地面鋪裝11萬平方米,綠地面積近10萬平方米,綠化覆蓋率超過50%,總投資約13億元。
整個廣場共有十余部分組成:自西向東爲趵突泉廣場、南北名士林、泉標及泉標廣場、頤天園與童樂園、濱河廣場、地下購物廣場、荷花音樂噴泉、齊魯文化長廊、四季花園、科技教育館等。
泉城廣場被聯合國確定爲世界文化示範廣場。


鄭州“二七”紀念塔

“二七”紀念塔坐落在市中心,它是爲紀念1923年“二七”大罷工的英雄們而建造的,塔建成于1971年9月29日。
紀念塔高63米,共14層。塔身爲並聯的兩個五角形,因稱雙塔。塔內有梯可盤旋而上,十二層設有平座。立于塔頂遠眺,全市景色盡收眼底。向北遙望,一線黃河曆曆在目。


武漢黃鶴樓

巍峨聳立于武昌蛇山的黃鶴樓,享有“天下絕景”的盛譽,與湖南嶽陽樓,江西滕王閣並稱爲“江南三大名樓”。黃鶴樓始建于三國時期吳黃武二年(公元223 年),傳說是爲了軍事目的而建,孫權爲實現“以武治國而昌”(“武昌”的名稱由來于此),築城爲守,建樓以嘹望。至唐朝,其軍事性質逐漸演變爲著名的名勝 景點,曆代文人墨客到此遊覽,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詩篇。唐代詩人崔颢一首“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黃鶴一去不複返,白雲千載空悠悠。晴川曆曆漢 陽樹,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鄉關何處 是,煙波江上使人愁。”已成爲千古絕唱,更使黃鶴樓名聲大噪。
至唐永泰元年(公元765年)黃鶴樓已具規模,使不少江夏名士“遊必于是,宴必于是”。然而兵火頻繁,黃鶴樓屢建屢廢。最後一座“清樓”建于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毀于光緒十年(公元1884年),此後近百年未曾重修。


長沙嶽麓書院

嶽麓書院是宋代著名的四大書院之一,始建于北宋開寶九年(公元976年),由潭州太守朱洞創建,北宋天禧二年(公元1018年),真宗賜以“嶽麓書院”的 門額。南宋孝宗乾道年間(公元1165-1173年),南宋著名的理學家張轼到書院主持講事,朱熹聞名也從福建趕來書院講學,並手書“忠、孝、廉、節”四 個大字,刻石嵌于講堂的兩壁,所刻四個字筆力遒勁,是嶽麓書院道統源流的象征。紹熙五年(公元1194 年),朱熹任湖南安撫使,書院規制一新,當時有“道林三百衆,書院一千徒”的說法。曆代的文獻史籍上還把嶽麓書院和孔子講學處並提,譽爲“潇湘洙泗”。
嶽麓書院是中國曆史文化名城長沙市的一顆璀璨明珠,它曆經千載,瀚墨流香,弦歌不絕,辦學不已,故有“千年學府”的美稱。


廣州中信廣場

中信廣場位于廣州市商業、金融業繁華的天河北路,占地2.3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29萬平方米,由一幢80層的主樓和兩幢38層的副樓組成,1997年建成時爲當時中國的最高建築,現在仍是華南地區第一高樓,也是世界上最高的混凝土大廈。



南寧國際會議中心

Google Earth 上的圖像顯示沒完工前的原址

南甯國際會展中心占地面積850畝,是中國—東盟博覽會永久會址,是由德國gmp設計公司和廣西建築綜合設計研究院合作設計。主建築設計獨具匠心,構思巧妙,依山就勢而建,顯得氣勢恢弘。


海口世紀大橋

世紀大橋位于海口市龍昆北路向北延長線上,主橋跨越海甸河,南端和建設中的濱海立交橋相接,北引橋與海甸島海甸五西路平接。大橋全長2663.606米,因其雄偉壯觀的造型而成爲海口一個重要的旅遊景觀和城市標志性建築,促進海口市旅遊業的發展。


重慶解放碑

(Google Earth 上的圖片極不清晰,獻奉)

解放碑位于渝中區民族、民權、鄒容三大路交彙的十字路口,通高27.5米,有旋梯可達頂端。該建築最初落成于1940年3月12日孫中山先生逝世紀念日, 爲低矮木質結構,稱“精神堡壘”。1945年抗戰勝利後重建,題名爲“抗戰勝利紀功碑”。1950年由劉伯承改題“重慶人民解放紀念碑”。
解放碑作爲重慶的標志建築物之一,經常出現在各種商品及場所的徽標之中。


成都廊橋



貴陽甲秀樓

(Google Earth 上的圖片極不清晰,獻奉)

著名古樓閣甲秀樓矗立在貴陽南明河中的萬鳌礬石上(這塊石頭酷似傳說中的巨鳌),明萬曆年間(1573—1620)巡撫江東之于此築堤聯結南岸,並建一樓 以培風水,名曰“甲秀”,取“科甲挺秀”之意。天啓元年(1621年)焚毀,總督朱燮元重建,更名來鳳閣。複毀。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巡撫田雯重 建,仍用舊名。有浮玉橋銜接兩岸。從古到今該樓經曆了六次大規模的修茸。曆經四百年的風吹雨打而仍舊矗立不倒,是貴陽曆史的見證,是貴陽文化發展史上的標 志。
甲秀樓是三層三檐四角攢尖頂閣樓,這種構造在中國古建築史上都是獨一無二的。樓高約20米,綠瓦紅楹,飛甍翹角,12根石柱托檐,護以白色雕塑花石欄杆, 翹然挺立,煙窗水嶼,如在畫中。登樓遠眺,四周景致,曆曆在目。浮玉橋如白龍臥波,全長90余米,穿過樓下,貫通兩岸。橋上有涵碧亭,亭的石柱上刻有清代 貴陽汪知府的聯語:“水從碧玉環中出, 人在青蓮瓣裏行”。橋下有涵碧潭、水月台,橋南有翠微閣,遙相呼應。
曆代騷人墨客對甲秀樓題詠甚多,其中清人劉玉山所撰206字長聯脍炙人中,此聯比號稱天下第一聯的昆明大觀樓長聯還多26字。它概括了山城貴陽的地理形勢及曆史變遷。


昆明東寺塔

“城南雙塔高嵯峨,城北千山如湧波。”這是明初史謹描寫昆明景色的兩句詩。這“城南雙塔”,即指昆明的東寺塔和西寺塔。西寺塔今在東寺街南段西側的部隊營房中,塔旁原有慧光寺,俗稱西寺,早毀。
東寺塔今在書林街,其形制與大理三塔中的主塔相似。比西寺塔略高。兩塔一西一東,遙遙相對,在現代化建築的襯托下,更顯得古樸蒼勁。兩塔距今已有1100多年的曆史。
東寺塔,原址當在現東寺街旁,清道光年間,因地震倒坍,光緒九年重建,因慮舊基“土薄弗堅,乃移于迤東數百步內”,這就是東寺塔不在東寺街,而在今書林街的原因。形雖如舊,已非南诏原物。 
東寺塔高40.57米,13層,建于公元840年。西寺塔高36米,13層。


拉薩布達拉宮

布達拉宮始建于公元7世紀,是藏王松贊幹布爲遠嫁西藏的唐朝文成公主而建。在拉薩海拔3,700多米的紅山上建造了999間房屋的宮宇--布達拉宮。宮堡 依山而建,現占地41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3萬平方米,宮體主樓13層,高115米,全部爲石木結構,5座宮頂覆蓋镏金銅瓦,金光燦爛,氣勢雄偉,是藏族 古建築藝術的精華。被譽爲高原聖殿。
布達拉宮是曆世達賴喇嘛的冬宮,也是過去西藏地方統治者政教合一的統治中心,從五世達賴喇嘛起,重大的宗教、政治儀式均在此舉行,同時又是供奉曆世達賴喇嘛靈塔的地方。
布達拉宮依山壘砌,群樓重叠,殿宇嵯峨,氣勢雄偉,有橫空出世,氣貫蒼穹之勢,堅實墩厚的花崗石牆體,松茸平展的白瑪草牆領,金碧輝煌的金頂,具有強烈裝 飾效果的巨大鎏金寶瓶、幢和經幡,交相映輝,紅、白、黃三種色彩的鮮明對比,分部合築、層層套接的建築型體,都體現了藏族古建築迷人的特色。布達拉宮是藏 式建築的傑出代表,也是中華民族古建築的精華之作。
1994年12月初,西藏拉薩布達拉宮被列入《世界遺産名錄》。


西安鍾樓

西安鍾樓始建于明朝洪武十七年,原址在廣濟街口。鍾樓除了報時,還曾以派過許多用場。許多中外友人也在鍾樓留下了他們傳播友誼的足迹。鍾樓記錄著西安蒼海桑田的曆史,它銘刻著西安人心中的悲怆與驕傲。


蘭州黃河第一橋中山橋

在Google Earth 上不清晰

位于濱河路中段北側,是蘭州曆史悠久的古橋,有“天下黃河第一橋”之稱。中山橋的前身始于明洪武5年(公元1372年),宋國公馮勝在蘭州城西七裏處建的 浮橋;至明洪武9年(1376年),衛國公鄧愈移浮橋至城西10裏處,稱“鎮遠橋”;明洪武18年(1385年),蘭州衛指揮楊廉將浮橋移至今日位置,至 今遺存重10噸,長5.8米的鑄鐵橋柱“將軍柱”三根。清光緒33年(1907年),清政府在蘭州道彭英甲的建議和甘肅總督升允的贊助下,動用國庫白銀 30.669萬兩,由德國商泰來洋行喀佑斯承建,美國人滿寶本、德國人德羅作技術指導,建起了長達233.33米,寬7.5米的黃河第一座鐵橋,初名“蘭 州黃河鐵橋”,1942 年改爲“中山橋”。 1954年,蘭州市人民政府整修加固了鐵橋,又增加了五座弧型鋼架拱梁,使鐵橋顯得堅固耐用,氣勢雄渾。


西寧東關清真大寺

在高原古城西甯市東關大街的的路南屹立著一座宏偉壯觀、幽靜肅穆的伊斯蘭建築物---東關清真大寺,是西甯市數十萬穆斯林進行宗教活動的中心,在青海省內規模最大,曆史最悠久,是中國四大清真寺之一。並以所轄教衆人數,名列伊斯蘭教世界第五大折麻提。


銀川鼓樓

坐落在銀川市解放東大街和鼓樓南北街十字路交叉處的鍾鼓樓,又稱“十字鼓樓”、“四鼓樓”,俗稱“鼓樓”。樓總高 36米,占地576平方米。由台基、樓閣、角坊組成。台基呈正方形,邊長24米,高8.5米,用磚石砌築。
鍾鼓樓台基始建于清道光元年(1821年),爲甯夏知府趙宜喧主持建造,並手書了洞額石刻題記。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甯夏地方紳商捐資在台基上又 建了三層樓梁架,後因“款绌停辍”。直到民國6年(1917年),才由甯夏縣知事余鼎銘接續重建,並在四角增蓋了券棚頂角坊。落成後的鍾鼓樓,曾懸大鍾一 口。
鍾鼓樓是一座具有革命紀念意義的古代建築物。1926年,國共合作時期,甯夏第一個中國共産黨的組織——中共甯夏特別支部,以及國民黨縣黨部的辦公地址, 就設在鍾鼓樓上的東北角坊。1949年9月23日,甯夏解放,9月26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十九兵團司令員楊得志、政委李志民,以及甯夏地方知名人士,一 同在鍾鼓樓上檢閱了中國人民解放軍入城儀式。


烏魯木齊大巴扎

Google Earth 上的圖像顯示沒完工前的原址

新疆國際大巴紮具有濃郁的伊斯蘭建築風格,在涵蓋了建築的功能性和時代感的基礎上,重現了古絲綢之路的繁華,集中體現了濃郁西域民族特色和地域文化。國際 大巴紮占地面積39888平方米,總建築面積10萬平方米。新疆國際大巴紮是新疆商業與旅遊繁榮的象征,也是烏魯木齊作爲少數民族城市的景觀建築。其80 米高的观光塔已成为乌鲁木齐的地标性建筑 。
新疆國際大巴紮是世界規模最大的大巴紮,集伊斯蘭文化、建築、民族商貿于一體,是新疆旅遊業産品的彙集地和展示中心,是“新疆之窗”、“中亞之窗”和“世界之窗”。


香港中銀大廈

中銀大廈,是香港其中一個地標。中銀大廈的建築設計是出自名華人建築師貝聿銘的手筆。他設計的中銀大廈就像一根竹子,寓意中國銀行節節上升。中銀大廈是一個正方平面,對角劃成4組三角形,每組三角形的高度不同,節節高升,使得各個立面在嚴謹的幾何規範內變化多端。


澳門大三巴牌坊

大三巴牌坊是“澳門八景”之一,位于炮台山下,左臨澳門博物館和大炮台名勝,下連68級石階,顯得巍峨壯觀。
大三巴牌坊是聖保羅教堂的前壁遺迹。教堂建成于1637年,體現了歐洲文藝複興時期建築風格與東方建築特色的結合,是當時東方最大的天主教堂。聖保羅教堂 先後經曆3次大火,屢焚屢建,在1835年10月26日的第三次大火中被毀後就僅存教堂正門大牆至今。因爲它的形狀與中國傳統牌坊相似,所以俗稱“大三巴 牌坊”。精美絕倫的藝術雕刻,使大三巴牌坊顯得古樸典雅。無論是牌坊頂端高聳的十字架,還是銅鴿下面的聖嬰雕像和被天使、鮮花環繞的聖母塑像,都充滿著濃 郁的宗教氣氛,給人以美的享受。最特別的是,大三巴牌坊的中國石獅頭,是西方宗教藝術與中國傳統石雕藝術相結合的精品。現在,大三巴牌坊已經成爲澳門的象 征之一。


台北101 大樓和圓山大飯店


台 北101 (Taipei 101),前名台北國際金融中心(Taipei Financial Center),設計師李祖原。位于台北市信義區的一幢摩天大樓,樓高508米,地上101層,地下5層,是目前全球最高的摩天大樓。其英文名稱 Taipei 101除代表台北,還有“Technology、 Art、 Innovation、 People、 Environment、Identity”之意義。

圓山大飯店的建築保留中國古典美,不僅是台北市最耀眼的地標建築物,也是當代宮殿建築的代表。台北圓山大飯店客房裝潢設融合東西方設計美學,兼顧體貼細膩的舒適要求。




地標文件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