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十一月 23, 2006

【走遍美國】華盛頓特區( Washington D.C )



形狀有如菱形的華盛頓特區,位在美國東海岸大約中間的部位,被包圍在馬里蘭州裡,Anacostia貫穿城市東南 方,西南以波多馬克河(Potomac)與維吉尼亞州相隔,往東則距離大西洋約九十哩。整個城市沿著河岸在山丘上綿延著,南北向距離最長有十九公里,總面 積約一百七十六平方公里。市內畫分為四個區域:西北(NW)、西南(SW)、東北(NE)、東南(SE)。西北區的海拔最高,約一百二十公尺,最低為海平 面。波多馬克河的支流岩溪(Rock Creek)在市中心縱向流過,形成一個蒼翠的小河谷。

華盛頓特區是世界上少數的計畫性都市之一。美國獨立後,先是以紐約為首都,一年後遷至費城,同年國會授權喬治華盛頓選擇一個地方作為首都。隔年,他選了 波多馬克河東岸之地作為所在地,並由法國的名建築師皮埃爾‧朗法(Pierre L'Enfant)來負責規畫的工作,使他成為全世界最美的都市之一,據說其規劃還融入了中國的風水。國會裡的三位委員將此地命名為哥倫比亞之領土 (The Territory of Columbia),將首都命名為華盛頓市(The City of Washington)。

1792年開始興建總統府,次年開始興建國會大廈。至1800年時,國會大廈的北翼已興建完成,國會因此將總部從費城遷移到此運作。興建完成的總統府面 向維吉尼亞州,在裡面日理萬機的第一個美國總統不是華盛頓,而是約翰亞當;然而,完善規畫的華盛頓市並沒有從此欣欣向榮的成長。不久英美戰爭爆發,華盛頓 市包括尚未完成的國會大廈和民房,均受到嚴重的破壞,而總統府更被英軍一把火燒得面目全非。戰後總統府重建,原本被火薰黑的牆面被刷成了白色,於是此後的 美國總統府就被稱為白宮了。


如果說平民政治是美國傳統,那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便可稱得上是美國的聖城。白宮、國會山莊、五角大樓和最高法院,這些具權力象徵的建築,在這就像樂高樍木紀念品。歷史與鬧劇的組合:要聽故事,記著要帶自己的竊聽器。

對於某些人來說,華盛頓巿意味著白色大理石、青翠的草坪,以及多姿多彩、氣勢輝煌的美國政治。國會山莊 (Capitol) 的圓形屋頂在碧空下閃閃發光,總統就職日的豪華轎車巡遊,阿靈頓國家公墓 (Arlington National Cemetery) 的守衛讓人感到悲傷、陰鬱、莊嚴。

然而華盛頓巿並不是個政治裝飾,而是一個平凡人與偉人同住、一起作息的城市,充滿美觀活力的社區。這聯邦的政府及聯邦機構只是生活的背景,而非舞 台。遊客免費探尋完史密斯學院 (Smithsonian Institution) 14座博物館的神奇,再漫步政府大廳,在著名餐館試試找出參議員後,還可參觀杜邦環島 (Dupont Circle)、亞當斯.摩根 (Adams-Morgan) 和喬治頓 (Georgetown) 等地區,你可在那兒接近一下平民生活,遊覽可愛的歷史建築,盡情品嘗奇妙的世界美食。


阿靈頓國家公墓(Arlington National Cemetery





美國有130個國家公墓,論規模阿靈頓國家公墓排名第二。公墓里安葬著26萬具遺體,存放著7000多人的骨灰。阿靈頓國家公墓最初是喬治﹒科斯蒂斯的私人產業。科斯蒂斯是美國總統喬治﹒華盛頓的孫子,他繼承了家族位于弗吉尼亞州的一塊地。1802年開始,他花了 16年時間在繼承的土地上蓋了房子,取名“阿靈頓舍”。他想把“阿靈頓舍”建成喬治﹒華盛頓博物館,但是后來因拖欠聯邦地產稅,土地被政府沒收。1883 年,美國國會用15萬美元買下“阿靈頓舍”及周邊的4平方公里土地,想建成“軍事用地”。隨著時間的推移,最后這里成了國家公墓。

阿靈頓國家公墓接收安葬者的條件是:死者生前必須服過兵役,屬正常退役或陣亡。有服過兵役的美國人,允許在此安葬的除了軍人配偶或未成年子女,只有美國總統可以破例。安葬在阿靈頓國家公墓的有塔夫脫總統、肯尼迪總統、馬歇爾將軍、阿諾德將軍、布雷德利將軍等。曾經幫助中國抗日的美國空軍“飛虎隊”指揮官陳納德將軍的遺體也安葬在這里。 阿靈頓國家公墓安葬的普通士兵比政要和將軍多,遠可追溯到美國南北戰爭、1898年美西戰爭,近有“9﹒11”事件中五角大樓遇難的軍人和在伊拉克陣亡的士兵。

阿靈頓國家公墓有一塊軍人心中的聖地───無名墓。在兩次世界大戰、朝鮮戰爭和越南戰爭中陣亡和失蹤的士兵很多,美國國會和總統分別授權建立“無名烈士墓”,紀念那些無法核實身份的士兵。因為陣亡人數多,人們只好從各次戰爭中選擇一名陣亡士兵為代表安葬。無名墓,原來安葬了4具士兵遺體:一名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陣亡的士兵,兩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陣亡的士兵,還有一名是在越南戰爭中陣亡的士兵。后來,這名士兵的遺體經過DNA檢測核實了身份,移葬回鄉。現在的無名墓里只有前3名士兵的遺體。在美國軍人心中,無名墓是最神聖的地方,專門有儀仗隊24小時守衛,夏季每半小時換一次崗,冬季每一小時換一次崗。

肯尼迪的墓地是公墓中占地面積最大的墓地之一。肯尼迪墓碑和士兵的墓碑不同,不是白色石碑,而是一塊深色金屬碑。墓碑上雕刻著一枚十字架、肯尼迪的全名和生卒年份,沒有墓志銘。距離墓碑不遠處有一個用糙石塊砌成的火炬台。火炬台里的火焰常燃不熄。人們從肯尼迪墓地遠眺,能望見華盛頓紀念碑和國會山﹔近處,在墓碑東側有一段弧形矮□,上面刻著他生前的精彩演講,其中動員美國人民參加志愿者行動時說的話最吸引我:“我的美國同胞們,不要問你們的國家能夠為你做些什么,而要問你可以為國家做些什么。”


肯尼迪墓旁的火炬


阿靈頓國家公墓


美國“挑戰者”號航天飛機遇難者墓碑


美國總統肯尼迪的墓碑


五角大樓(The Pentagon)



五角大樓坐落在美國華盛頓附近波托馬克河畔的阿靈頓鎮,是美國國防部所在地。從空中俯瞰,這座建築成正五邊形,故名“五角大樓”。五角大樓占地面積235.9萬平方米,大樓高22米,共有5層,總建築面積60.8萬平方米,使用面積約34.4萬平方米,當時造價8700萬美元,于1943年1月15日建成,同年5月啓用,可供2.3萬人辦公。1947年9月,美國第33任總統杜魯門建立的國防部開始在此辦公。從此,五角大樓便成了美國國防部的代稱。樓裏除國防部機關外,還包括下屬的參謀長聯席會議和陸、海、空軍三總部。有“國防部靈魂”之稱的參謀長聯席會議在二樓,這一層辦公樓鋪有金色地毯,人稱“金廳”。國防部長辦公室和陸軍部在三樓。三樓走廊一角有一“英雄廳”,爲紀念獨立戰爭以來的“最高榮譽勳章”獲得者而設。這裏挂著3000多塊銅牌,上面镌刻著他們的姓名、籍貫和簡曆。還有馬歇爾、艾森豪威爾和麥克阿瑟三個元帥的“紀念走廊”,陳列著他們各時期的照片、軍裝、勳章、手槍,以及他們所簽署的命令、文物等。三樓以上,爲海軍部和空軍部。

1993年5月12日美國內政部把五角大樓定爲國家曆史標志。




國會圖書館(Library of Congress



位於國會山莊以東街區的國會圖書館,藏有約1億項藏品,包括2千6百萬冊藏書、3千6百萬冊手稿與地圖、照片、活頁樂譜和樂器。國會圖書館是世上最大的圖 書館。圖書館的藏書曾用於點燃1814年的國會山莊火災,此後傑夫遜總統 (Jefferson)把他的藏品賣給圖書館,作儲備。圖書館最好部分是1897年建造、擁有拱形頂與華麗裝飾的傑夫遜大樓,附近有兩處當代附屬建築。圖 書館放映免費的經典影片,偶爾也會借用圖書館舉行五弦提琴演奏音樂會。







林肯紀念堂(Lincoln Memorial



給人靈感的林肯紀念堂體現對自由、寬容與慈善的美國理想,一個強有力的象徵,巨大的亞伯拉罕.林肯座像 (Abraham Lincoln) 傳達出一種奇特的和諧氛圍。

紀念堂不僅僅是這位第16任美國總統的紀念碑,1922年建成後,很快就成美國對公民權利承諾的象徵。就在紀念堂的台階上,1963年馬丁路德.金 發表了著名的「我有一個夢想」演說。紀念碑的設計模仿希臘神廟,36根柱子代表林肯北方聯邦內的36個州。19英尺雕像上的大手以美國手語言標出A與L, 紀念林肯對加勞德特聾啞學院 (Gallaudet College for the Deaf) 的支持。

紀念堂位於風景秀美的廣場最西端,與旁邊的國會山莊和華盛頓紀念碑 (Washington Monument) 遙相呼應。紀念堂是一位偉人的神聖殿堂,這位偉人拯救了他稱為「地上最後的樂土」的國家,這更好地體現在鐫刻於大廳北面與南面圍牆的精美字句上,其中包括 他的傑作,著名的葛底斯堡演說 (Gettysburg Address)





史密斯松協會(Smithsonian Institution



擁有150多年歷史、由16座博物館組成,龐大的史密斯學院是哥倫比亞特區最主要的景點。史密斯學院不僅僅是博物館的組合,還是一所巨大的研究與教育學院,精心收藏近1億4千萬件藝術品、科學標本、工藝品和其他物品。

史密斯學院所屬的14座哥倫比亞特區博物館和管理的國家動物園,每年吸引數以百萬的遊客前來。學院內還全年提供電影、講座、兒童活動和其他節目,大多免費。




傑佛遜紀念堂(Thomas Jefferson Memorial



傑佛遜紀念堂(Jefferson Memorial)是1943年爲紀念起草獨立富言與權利章典的作者傑佛遜誕辰200周年而興建,建于EastPotomacPark內,可眺望泰達灣的地點。整個建築物呈圓柱狀,材質爲大理石。象征傑佛遜總統完整的人格,室內中央豎立者傑斐遜青銅像。





美國國會大廈(US Capitol

美國國會大廈是美國國會的辦公大樓,座落于美國首都華盛頓市中心一處海拔83英尺高的高地上,此地後被稱爲國會山。1793年,美國首任總統喬治·華盛頓親自爲它奠基,采用的是國會大廈設計競賽的第一名獲得者、著名設計師威廉·桑頓的設計藍圖,于1800年落成並開始使用。1814年英美第二次戰爭時,英國軍隊曾將它付之一炬,1819年又重新修建直到1867年再次落成,以後又經不斷修繕擴建,才達到目前的規模。國會大廈從它誕生之日起就是那麽命運多桀,可貴的是,它仍能傲然挺立。




越戰紀念碑(Vietnam Veterans Memorial


位于美國首都華盛頓,是一個紀念在越南戰爭中服務的美國士兵的國家戰爭紀念碑。紀念碑包括三部份 - 三位戰士雕像、越南婦女的紀念碑和越南退伍軍人紀念牆,紀念壁牆爲出名。紀念碑有時被普遍地稱越戰紀念碑、越戰牆或簡稱爲牆。

紀念碑的主要部份完成于1982年,設置在林肯紀念堂的東北,國家大草坪附近的憲法花園。越南退伍軍人紀念碑由美國國家公園管理局維護,每年接受大約3百萬個訪客。美國建築師林璎設計了越戰紀念碑。紀念碑的兩面以磨光印度花崗岩建成, 10英尺的頂點以死亡日期排列、鐫刻有死於戰爭中的近6萬名士兵的姓名。






華盛頓紀念碑(Washington Monument



登上166米高的華盛頓紀念碑,可從最高位置俯瞰波托馬克盆地全貌。這座聳立於廣場中心的白色方尖柱碑,1848年開始興建,歷經37年才建成。計劃曾因 反天主教人士反對庇護九世 (Pope Pius IX) 捐贈,以及內戰爆發陷於停頓。乘坐升降機可到達頂部,然後可順樓梯下樓。這些樓梯上裝飾的圖案瓷片來自各州,還有一片來自卻洛奇族 (Cherokee Nation) 。儘管這座紀念碑可以進入,但加強安全,其地各層目前不開放。




白宮(White House



約翰·.亞當斯 (John Adams) 以後的每位美國總統,都居住在這座擁有132間房屋的官邸中。白宮在美國的地位與日俱增,不再僅僅是一座住所,現在已成美國總統制度的核心地點。

白宮過去命為總統宮殿,隨著歷史變遷和總統的轉換,白宮都已幾易其貌。過去白宮並非白色,英國人1812年戰爭中燒毀該建築後,白宮得以重建和重新粉飾。羅斯福 (Teddy Roosevelt) 後來正式批准白宮為總統官邸的現名。

歷任總統都在白宮留下自己的風格,格蘭特 (Grant) 修建了一所私人動物園,羅斯福 (FDR) 增建了一座游泳池,杜魯門修建了一個陽台,老布殊 (Bush Snr) 修建了一條跑馬道,克林頓 (Clinton) 建造了一條跑步徑。還有些居住者從未離開,據說羅斯福和杜魯門 (Harry Truman) 都在林肯總統的舊書房中看到過林肯的鬼魂。

胡佛 (Herbert Hoover) 時代之前,總統通常會在每天中午開門與遊客親切握手。唉,可惜這種情形一去不返了。自從「911事件」後,每天到白宮的參觀已經暫停,儘管布殊在白宮遊客中心播映錄像帶。





没有评论: